掃一掃進入手機網站
分享到:
全國服務電話
13592065509
聯系我們
公司地址:高新技術開發區豐華路1號連飛大廈16樓
劉經理 :13592065509
郵箱 :lyhyz@sina.com
(周一至周日 am8:00-pm5:00)
版權所有:洛陽致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新聞資訊
NEWS
從“搖籃到墳墓”監管 危廢物聯網全國火熱建設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物聯網被認為是繼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次技術革命。環保部最早開展物聯網探索和實踐,將這項最新技術用到環境在線監控中,尤其是在危廢監管領域。
從“搖籃到墳墓”監管 危廢物聯網全國火熱建設
近日,自湖北省環境保護廳的消息,該省正在加緊建設危廢監管物聯網項目,3月底前將實現對全部經營處置單位、全部運輸單位、武漢城市圈重點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的物聯網監管。2016年系統全部建設完成后,可實現對全省500家重點危廢產生單位、全部經營處置單位及運輸單位的物聯網監管。這便是國內物聯網技術在危廢監管方面迅速推進應用的一個縮影。
從“搖籃到墳墓”全程監管
物聯網被認為是繼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次技術革命。環境保護部最早開展物聯網探索和實踐,將這項最新技術用到環境在線監控中,截至目前已建成343個省市兩級污染源監控中心,對1.5萬多家重點污染源實施了自動監控。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危險廢物監管同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湖北省環境保護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技術可以實現對危險廢物從“搖籃到墳墓”的全生命周期電子化監管。固危廢物聯網動態監管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固危廢物產生、貯存、轉移、處置利用等全過程進行實時監管、預測預警,確保固危廢物安全。同時,它能夠有效對固危廢物的轉運過程進行監督,防止固危廢物在運輸途中被丟棄而對環境造成污染,為固危廢物處置過程的科學管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湖北省即將建成的危險廢物監管物聯網系統項目可實現危險廢物申報登記、網上審批、電子聯單、數據勾稽功能,運用視頻監控、空間定位、電子標簽數據掃描手持終端等信息技術手段,集中應用于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貯存、轉移、處置等全過程,企業和管理部門用戶可通過湖北省固體廢物管理網進入系統,進行相應的功能應用。
重慶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污染源流動性大、監管人員不足一直困擾著環境監管和治理。重慶市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全市一體化的環保監管物聯網,物聯網建成以后,各企業的清理整治監管點都將安裝上物聯網芯片。這樣,建設項目環評審批、風險源評估排查和整治、污染防治設施運行和排污情況等信息都將通過芯片傳送到“云端”的信息庫進行存儲和共享?!拔锫摼W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將提高環境監管的覆蓋面與效率,消除監管盲點,提升環保治理能力?!痹撠撠熑苏f。
全國危廢物聯網火熱建設
不只是湖北省,目前我國還有多地正在積極建設危險廢物監管物聯網系統。
福建省固體廢物處置中心主任王欽建1月27日介紹:“福建省正在借助福建交通運輸廳的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固廢監管物聯網,主要是將原固廢管理信息系統與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監管信息系統對接,實現對全省危廢運輸車輛進行實時監控和監管。目前項目已通過可研論證,進入緊張建設階段?!?/p>
上海市崇明縣建設的集RFID(電子標簽)、GPS(全球定位系統)、GPRS(通用分組無線服務)、視頻監控等技術于一體的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轉運及處置信息化監管系統,現已實現與其他業務子系統的數據共享、業務互通,建立了數據匯聚共享中心,為整個危險廢物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重慶市前不久在璧山縣啟動環保監管物聯網建設試點工作,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市建成一體化的環保監管物聯網,利用新興的物聯網技術對各類污染源信息和環境信息實時采集,并通過統一的智能海量數據資源中心進行數據挖掘、模型建立,從而為監管部門提供總量控制、生態保護、環境執法等服務的數據基礎。環保部門在試點過程中將標定污染源電子身份,配套現場檢查移動終端,建設污染源電子身份管理系統、企業網上直接申報系統、污染源現場檢查系統和任務調度中心、工業園區危險廢物集中收儲管理系統和璧山污染源在線監控平臺。
從設計到應用還需完善
廈門市清潔生產與安全促進中心主任莊潔表示,盡管環保物聯網迅速興起,但目前仍需進一步完善。
首先,要強化頂層設計,明確建設理念。目前和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環保物聯網建設和應用應當以服務的理念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服務對象包括政府的環境管理、監測和研究部門、污染排放及治理企業、其他社會機構和社會公眾等。
其次,現階段環保物聯網建設和應用必須強調周密的配套設計。前些年環保部門中相對簡單、易于實現的系統已經初步實現,剩下的全是“硬骨頭”,并且與方方面面密切聯系,涉及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體制創新等諸多方面,需要對物聯網建設、應用、運維的所有方面進行整體配套設計。
再次,要明確環保物聯網建設和應用的范圍,通盤考慮環保物聯網應用的服務體系、應用體系、信息資源體系、管理體系、基礎設施,統籌好各部分之間的依賴關系,使其能有效支撐、協同發揮作用;同時,要把握建設重點、合理規劃建設策略和實施路徑,確保環保物聯網建設和應用的效果。
他還建議,要把握好國家和地方的關系,考慮中央、地方的制度體系及其管理的優化,做好環保物聯網建設、應用和運維的財政、行政等體制、機制統籌,并通過把頂層設計上升到決策高度,保證頂層設計的落實。 (來源:中國化工報)